便血一定是痔疮吗
便血一定是痔疮吗?说到便血,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痔疮。但是您要知道便血是很多肛肠疾病都有的症状,甚至其他内科、肠道疾病也会有便血的症状。我们要从便血的性状、出血方式、颜色和出血量等多方面具体情况来区别是哪种疾病。
内痔、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;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、结肠憩室、阿米巴痢疾、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、间歇性少量便血;中晚期结肠直肠癌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。
一般认为3~7ml的出血即可使粪便潜血反应阳性,25~30ml的出血可使粪便呈黑色,100ml的出血可使粪便呈柏油色,肉眼可见的鲜血或血块 多数病变在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下部。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;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,出血量少;如出血较多,血液在肠腔内贮留,排出时可呈黑色、暗红色或有血块。血便相混则多见于上位结肠,血色多暗红。
粘液血便、脓血便常提示大肠有炎症,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、痢疾、大肠息肉、阿米巴肠病等,亦可见于结肠癌。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柏油样黑便,但当出血量多,在100ml以上,排出较快,4小时左右排出时,则呈暗红色,甚至为较鲜红的血便。还有哪些疾病会便血?
而痔疮通常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:
1、便血:排便中或便后出血,色鲜红,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,或将手纸染红,有时滴血或射血。由于粪便擦破粘膜,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,血管内压力增高,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,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。如长期反复出血,或次大量出血者,还可引起贫血。
2、脱出:由于痔核体积增大,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,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,有时是1-2痔核同时脱出,有时是全部痔核并带有直肠粘膜齐脱出。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,便后能自行复位。症状较重者,脱出后需用手推回,或卧床休息,方能复位。症状严重者,除排便时脱出外,凡用力、行 走、咳嗽、喷嚏、下蹲等,都可能脱出。脱出的痔核,极易受感染,每因发炎、水肿、疼痛而发生嵌顿,以致复位困难。
3、疼痛:单纯内痔,一般无疼痛,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。如发炎肿胀者,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,则有疼痛;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,则疼痛加重;如发生嵌顿,有溃烂坏死,引起肛缘发炎水肿,则疼痛剧烈,病人坐卧不安。
便血不一定就是痔疮,当您出现便血情况,不要擅自判断是得了痔疮,最好及时到医院和医生详细说明便血的时间、颜色、性状,越详细越好,这样可使检查和确诊更有针对性。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,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,宿州西苑妇产医院肛肠专家会给您最专业、最详细的解答。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康复热线,与专家直接交谈。
【温馨提示】:点击宿州西苑妇产妇科医院在线咨询,您便将有机会获得国内该领域顶尖专家亲自诊断与手术的机会。感谢您的耐心阅读,但是网络内容
局限性很强,也许您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,在此深表歉意的同时提醒您,您有任何疑问均可通过网上咨询与专家一对一交流。